八上历史材料题必考【鸦片战争】

2024-01-08
359
208.58 KB


简介:
【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 材料二 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材料三 凌青(原中国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后人)1990年讲道:“……1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1)材料一中的“本大臣”指的是谁?对“本大臣”应如何评价。 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2)结合材料二,谈谈鸦片对中华民族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危害中国人民的健康;使很多人家破人亡;导致大量白银外流;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导致国家财政困难;加剧了政治腐败; (3)材料三中“光辉的一幕”指的哪一历史事件? 虎门销烟 (4)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在“拒绝毒品”方面,作为中学生的你准备怎样做。 要充分认识到毒品的危害(积极宣传毒品的危害);自己坚决不接触毒品;发现家人等有接触毒品行为的,要主动帮助他们远离毒品。 【例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烟,真狡狯……这是西洋要将中国害。女子变妖怪,男子变痴呆。未老身先死,已死身不埋。 材料二 1840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万~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清朝的闭关政策和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顽强抵制了英国工业产品的倾销;而鸦片走私却可以牟取暴利,于是英国商人便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或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