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简答题速记速答手册

2024-02-02
367
168.66 KB


简介: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开始于:新中国成立。 2、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是:西藏和平解放。 3、“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有:邱少云、黄继光。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模范人物有: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雷锋。 4、建国初期改变了土地这种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是:土地改革,颁布的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内容: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5、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废除是在:土地改革; 地主阶级被消灭是在:土地改革。 6、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是:一五计划。 一五成就:东北工业基地、鞍钢、一汽、武汉长江大桥、青藏川藏新藏公路等。 7、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三大改造完成。 我国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的标志是:三大改造完成。 8、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三大改造完成后。 9、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会议是:一届人大 10、东北工业基地形成是在:一五计划期间。 我国实现石油自给的标志是:大庆油田建成。 11、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中共八大 12、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党的思想路线是:解放理想实事求是;这一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13、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窗口的是:深圳。 14、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 15、建国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 实行一国两制的目的是:实现祖国统一。 16、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7、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①建国第一年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 ②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③万隆会议:1955年召开,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促进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④1971年,第26届联大会议上,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⑤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史实: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