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化学考前必背知识点

2025-03-13
84
459.59 KB


简介:
0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用途 1、物质的变化 分类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定义 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 没有生成其它物质。 生成其它物质。 微观理解 构成物质的粒子,本身没有变化,变化的是粒子之间的间隔。 构成物质的粒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它物质的粒子。 宏观现象 通常是状态和形状、大小的改变。 常伴随(发光)、放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能量变化 化学变化的同时,伴随能量变化,光能、热能和电能等。 举例 水的三态变化、酒精挥发等。 钢铁生锈、木炭燃烧、光合作用、酿酒/醋、食物变质等。 联系 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有物理变化。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物理性质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是在物理变化中变现出的性质,如:挥发性、溶解性和吸附性等。 一个是不需要变化就有具有的,如: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和密度等。 (2)、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和酸碱性等。 (3)、性质和变化的区别: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基本的特征,是变化的依据;而变化是只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性质和变化在描述上是不同的,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会、能”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如“镁条可以燃烧”是性质;而“镁条燃烧”则是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