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七下历史第15-22课材料分析专项训练

2025-04-29
7
499.08 KB


简介:
新七下历史第15-22课材料分析专项训练 第15课 1.材料:撤销中书省,从此不再设丞相,由六部分里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由于政务繁忙,另设殿阁大学士,已备顾问。 问题: ⑴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文中的皇帝指谁?⑵材料中的六部是指那六部?⑶上述材料中叙述的机构变化,起了什么作用? 答:⑴明朝、明太祖(朱元璋); ⑵六部指:吏、户、礼、兵、刑、工 ; ⑶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手里。 2.“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八股的危害相当于秦始皇的焚书,而摧残人材比秦始皇在咸阳郊外坑儒还要严重得多。这句话表明明朝的科举制度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危害很大。 第16课 1.“自永乐(明成祖年号)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 (1)材料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说出其起止时间及最远到达的地方? 答:(1)郑和下西洋。1405年至1433年,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2)为什么航海者能取得成功?材料反映了他的什么精神? 答:①航海者能取得成功的原因:a.明朝国力强盛;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