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按课文内容填空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按课文内容填空


简介:
21、《文言文二则》 1.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2.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3.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4.锺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 5.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6.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7.《伯牙鼓琴》通过描写春秋时期俞伯牙与锺子期的动人故事,表现了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以及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8.“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此时伯牙的心情是悲痛欲绝(填四字 词语)。后来,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这个词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我还知道描写知己的诗句,如“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9.《书戴嵩画牛》写了杜处士曝晒自己珍爱的《斗牛图》,遭到牧童的拍手大笑的故事,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10.《书戴嵩画牛》这则文言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