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课《宝葫芦的秘密(节选)》课堂笔记
2023-05-11
那一天我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了,我又想到了它。“要是我有那么一个葫芦,那……”开放式的结尾,给读者留下思考,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假如真有那么一个宝葫芦,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会有什么奇妙的事情发生。

一、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3.展开奇思妙想,阅读理解课文,体会宝葫芦的神奇功能。


4.充分发挥想象,试着创编故事。



二、作者简介


张天翼(1906—1985),小说家、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积极从事儿童文学创作,他的儿童文学作品想象丰富,寓教育意义于生动的故事中。主要作品:《大林和小林》《宝葫芦的秘密》《秃秃大王》《华威先生》《鬼土日记》等。


宝葫芦的秘密课堂笔记

三、我会写注音及组词


介:jiè(介绍、推介、中介)


绍:shào(绍兴、介绍、介绍人)


妖:yāo(妖化、妖艳、妖媚)


矩:jǔ(规矩、矩形、矩阵 矩尺)


乖:guāi(乖巧、乖乖、乖戾)


撵:niǎn(撵走、撵人、撵出)


滚:tàng(滚烫、烫伤、烫手)


溜:liù(溜嗓子、溜缝儿)


丫:yā(丫头、丫鬟、枝丫)


拽:zhuài(拉拽、拽动、生拉硬拽)


福:fú(福气、享福、福禄寿)


舔:tiǎn(舔唇、舔盘子、舔犊情深)


葵:kuí(葵花、秋葵、向日葵)


瘦:shòu(瘦弱、消瘦、骨瘦如柴)


罢:bà(罢休、罢工、罢免)


四、我会认注音及组词

撵:niǎn(撵我、撵走、撵不上)


五、多音字

冲:chòng(冲劲儿) chōng(冲锋)

假:jiǎ(假如) jià(暑假)

溜:liū (溜冰)liù(一溜烟)


六、近义词

规矩——规则 让步——退让 联系——联想  

幻想——梦想 每逢——每当 幸福——美满

假如——假设 希望——盼望 立刻——马上  

要求——请求 劈面——迎面 闹翻——翻脸

声明——申明 平平常常——普普通通


七、反义词

得到——失去 幸福——痛苦 幻想——现实  

省心——操心 普通——特殊 声明——沉默

马上——缓慢 可怜巴巴——趾高气昂


八、理解词语

声明:公开表态或说明真相;也可指声明的公告。

每逢:每当遇到、

远足:比较远的徒步旅行。

龙宫:神话中龙王的宫殿。

联系:彼此接上关系。

规矩:画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借指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文中指奶奶让王葆做什么,就得先讲一个故事。

幻想:以理想或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文中指王葆假设自己有宝葫芦时的幻想。


九、句子解析

1.奶奶每逢要求我干什么,她就得给我讲个故事。这是我们的规矩。

“规矩”一词道出“我”和奶奶之间的默契,每次奶奶要求“我”做什么事情,“我”都要奶奶用故事来交换。


2.于是奶奶又讲了一个——又是宝葫芦的故事。

对话描写出来“我”与奶奶“斗智斗勇”,所以听到很多有关宝葫芦的故事。与前文“规矩”相照应。


3.后来呢?后来不用说,他们全都过上了好日子。

自问自答,交代了宝葫芦的功能,也给后文“我”想要宝葫芦埋下伏笔。


十、问题归纳

1.作者为什么要列举张三李四等有关宝葫芦的故事?

奶奶讲了很多不同版本的宝葫芦的故事,与前文相呼应,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听的关于宝葫芦的故事太多了,这些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那一天我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了,我又想到了它。“要是我有那么一个葫芦,那……”

开放式的结尾,给读者留下思考,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假如真有那么一个宝葫芦,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会有什么奇妙的事情发生。


十一、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4):写“我”要给大家讲宝葫芦的故事。

第二部分(5-16):写奶妈给“我”讲宝葫芦的故事。

第三部分(17-21):写“我”始终想要有一个宝葫芦。


十二、课文主题

本文描述了王葆小时候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并希望自己也有一个神奇的宝葫芦来帮助自己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让我们感受到了童话故事的奇妙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