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5-11
杨氏之子 《世说新语••言语》刘义庆
1、 《世说新语》 是中国南朝宋时期(420-581 年) 产生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 年) 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 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本文就属于机智应对的故事。
梁国/ 杨氏子/ 九岁, 甚聪惠。
2、 氏:姓氏, 表示家族的姓。
3、 甚:很, 非常。(“甚” 字突显杨氏子的聪慧。)
4、 惠:惠同“慧” , 智慧。
孔君平/ 诣/ 其父,父/ 不在, 乃/ 呼儿出。
5、 诣(yì):拜访。
6、 其:代词,他, 指杨氏子。
7、 乃:就;于是。
8、 本句译文:有一天, 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9、 本句“弦外之音”——从孔君平来拜见孩子的父亲一事看,两家的关系很好, 常来常往。所以当得知孩子的父亲不在时,孔君平并没有马上离开, 而是叫出了这个孩子。可见, 孔君平与孩子很熟。——重要铺垫。
为(wèi)/ 设果,果/ 有杨梅。
10、 设:摆放, 摆设。
11、 为设果——(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古文中常见的省略。
12、Ⅰ、本句“弦外之音”之一——父亲的老朋友来了, 恰巧父亲又不在家, 那杨氏子热情招待客人,看起来孩子很有礼貌——杨氏之子的可爱跃然纸上, 作者对热情好客的杨氏子的赞扬也溢于言表。Ⅱ、本句“弦外之音”之二——果有杨梅——多种水果之中有“杨梅”——为孔君平的幽默做铺垫。
孔/ 指以示儿/ 曰:“此/ 是君家果。”
13、示:给……看。
14、曰:说。
15、此:这, 这里指杨梅。
16、君:对对方尊称,相当于“你”。
儿/ 应声答曰:“未闻/ 孔雀/ 是/夫子家/ 禽。
17、应(yìng)声:马上回答。(体现杨氏子是不假思索, 几乎想都没想就应答 ——思维敏捷、 机智灵活。)
18、未:没有。
19、闻:听说。
20、夫子:古时对年长而且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君平。
21、家禽:家,孔君平家的。禽,鸟(这里的“家” 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现代汉语“家禽”是人工养殖的鸟类动物,如鸡鸭鹅之类。这是典型的古今义不同。)
22、以上两句译文: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孩子马上回答:“我怎么从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呢?”
23、孔君平的“弦外之音”——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 你姓杨, 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 这是信手拈(niān)来的玩笑话, 很幽默, 也很有趣。
24、杨氏子的“弦外之音”——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 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 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 , 而是采用了反问的语气, 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婉转对答, 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 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 使孔君平无言以对。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 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 语言的机智幽默。
25、杨氏子的回答是如此快速, 如此巧妙,如此有礼, 怪不得文章一开头就说“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名副其实——首尾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