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5-12
一、教材简说:
《“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讲述了“诺曼底号”邮船被一艘装有螺旋桨推进器的大轮船“玛丽号”撞破,情况十分危急。在一片混乱中,船长哈尔威命令用救生艇救乘客,由于他机智、果断,结果乘客得救,而他自己却随着沉船被海水吞没。哈尔威船长在危难之时,舍己救人、沉着机智、指挥有方的崇高形象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里。本篇课文有详有略、详略分明,运用了大量的人物语言描写和环境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充分展示了人物的高尚品质。
二、作者介绍:
维克多·雨果(1802—1885)
法国作家,19 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雨果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散文、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代表作品:《九三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三、我会写:
伦 lún (伦理、天伦、人伦、伦常、伦次、)
腹fù ( 腹部、捧腹、空腹、腹腔、心腹)
剖pōu (解剖、剖析、解剖、剖腹、剖开)
窟kū (窟窿、石窟、窟穴、龙窟、冰窟)
窿lóng (窟窿、穹窿、平窿、窿穹)
混hùn (混乱、混浊、混合、混杂)
嘶sī (嘶哑、嘶叫、嘶声、鸣嘶、嘶吼)
维wéi (维持、维护、纤维、维修、恭维)
秩zhì (秩序、秩次、有秩、秩然、秩礼)
卑bēi (谦卑、卑鄙、自卑、卑微、卑劣)
岗gǎng (站岗、岗位、上岗、换岗、岗哨)
宰zǎi (宰相、宰杀、主宰、屠宰)
措cuò (措施、措辞、举措、措办、措手不及)
遣qiǎn (派遣、消遣、差遣、遣散、排遣、遣返)
践jiàn (实践、践行、践踏、践约 )
四、我会认:
弥:mí(弥漫、弥留、弥天大罪)
脉:mài(山脉、血脉、来龙去脉)
泣:qì(哭泣、抽泣、泣不成声)
裸:luǒ(裸体、赤裸、裸身)
泣:qì(哭泣、抽泣、泣不成声)
汹:xiōng(汹涌、来势汹汹)
酣:hān(酣战、酣睡、酒酣)
械:xiè(机械、器械、枪械)
五、形近字:
难(困难)混(混乱)秩(秩序)卑(卑微)宰(屠宰)
维(维度)昆(昆明)轶(轶事)脾(脾气)辛(辛苦)
六、多音字:
薄:bó(单薄)báo(薄片)
脉:mò(脉脉含情)mài(山脉)
七、近义词:
照例——照常 估计——估测
大约——大概 隐约——模糊
混乱——杂乱 维持——维护
猝然——突然 酣睡——熟睡
违抗——违背 争执——争吵
八、反义词:
漆黑——明亮 笔直——弯曲
简短——冗长 违抗——遵守
伟大——渺小 惊慌失措——镇定自若
九、理解词语:
弥漫:(烟雾、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巍然: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雄伟的样子。
一刹那:极短的时间。
势不可挡:来势迅猛,不可抵挡。
井然有序:形容整齐有序的样子。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失魂落魄: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
惊慌失措:害怕、慌张、举动失常,不知怎样才好。
混乱:无条理,无秩序。
维持:保持使继续存在;保护;维护。
秩序:多指人或事物按规定有条不紊,整齐有序。
主宰:主管;支配,统治;掌握。
十、词语积累:
描写惊慌害怕的四字词语:
惊慌失措 惊恐万状 不寒而栗
胆战心惊 毛骨悚然 战战兢兢
惊魂未定 手足无措
形容条理清楚的四字词语:
井然有序 有条不紊 秩序井然 有条有理
十一、课内词语:
行驶 凌晨 窟窿 混乱 维持
秩序 岗位 主宰 调遣 践行
十二、句子解析:
1.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这股你推我搡的势头,险些把小艇都弄翻了。
生动形象地描写海难面前人们惊慌失措的情景。
2.几秒钟前大家还在酣睡,蓦地,而且,立时立刻,就要丧命,这怎么不叫人失魂落魄!
反问句加强语气,强调了当时慌乱的情况大家吓得失魂落魄。
3.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灾难在船长面前无法再肆虐,衬托出了船长人格力量的伟大及镇定自若、指挥从容、应付得当的杰出才能。
十三、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5):交代了“诺曼底号”夜航的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6~9):讲述了“诺曼底号”的遇险。
第三部分(10~40):写哈尔威船长在危急时刻镇定自若地指挥人们自救。
第四部分(41~45):写哈尔威船长与“诺曼底号”一起葬身大海。
十四、课文主题:
《“诺曼底号”遇难记》是雨果创作的短篇小说,讲述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猛烈撞击即将沉没之际,镇定自若地指挥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随着客轮一起沉入大海的感人故事,歌颂了他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十五、问题归纳:
1.找出课文描写雾的语句,为什么要反复写雾?有什么作用?
写雾的句子:
1)大海上夜色正浓,薄雾弥漫。
2)雾越来越浓了。
写雾原因:
因为当时海面上雾很大,可见度很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
作用:渲染灾难的气氛;衬托人们的心情。
2.说说人们面对海难的表现是什么样的,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文章第11、14自然段重点描写了人们面对突出起来的海难的惊慌失措和场面混乱。“惊恐万状”“失魂落魄”等词集中反应了人们的反应,和船长镇定自若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了船长临危不乱的高尚品格。
十六、课后习题答案:
二、“诺曼底号”遇难时,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的?你从中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
船长临危不乱,机智、果断地前后下了两道命令,沉着指挥,让船员们和乘客井然有序地全部撤离到了安全的地方。
感受到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三、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让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体会?
哈尔威船长是真正的勇士,他那种高尚的品质,那种钢铁般的意志,深深地感动着我,并且不断激励着我在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前进。
生命是短暂的,有的人死了,轻于鸿毛,有的人死了,重于泰山。我们不能选择生命的长短,但是我们能够决定生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