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20
《学弈》这篇文言文选自《孟子•告子上》,讲述了二人学弈,因学习态度不同,二人学习结果也迥异不同的故事。告诫人们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课文文辞凝练,寓意深刻,是孟子的传世名作。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援、俱”等4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善、之”在句中的含 义。
3.背诵《学弈》。
教学重难点
能对照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再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故事内容。
教学过程
一、警句引路,激趣导入
1. 朗读名言,了解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 幼。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 回忆文言文的特点以及学习方法。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小故事就出自《孟子.告子上》。这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人的书面语言,之前我们在课本中学过哪几则文言文?通过之前的学习,你发现文言文有什么特点?(文言文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出示PPT)
文言文言简意丰,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但同时,文言也比较难读,难懂,对于学习文言文,大家有什么好方法?
预设1:多读。
(是的,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
预设2:借助注释
(没错,文言文产生的年代距离我们太过久远,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有些字读音与现在不同,有些字意思也与现在不同,这就需要借助注释来理解了。)
3. 引入新课理解课题:
(1)板书课题:学奕
(2)“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
二、借助注释,初知文意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 检查朗读,读好句子。
重点指导:“为”“缴”“援”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为是其智弗若与
思援弓缴而射之
3.借助注释,画出节奏。
3.评价激趣,读准节奏。
(1)对照PPT,画准节奏。
(2)教师示范朗读。
(3)学生练读,读准节奏。(自己读、摇头晃脑地读)
(4)指名朗读,评价引导。
(根据学生读得情况进行评价指导)
(5)结合插图,说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吗?(人物、事件、结果)
三、探究质疑,理解文意
问题一:“弈秋”何许人也?
课件出示: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师:何为善弈者?(善于下围棋的人。)善字怎么解?
师:善弈者是善于下围棋的人,那么读者呢?作者呢?这里的者是什么意思?那么善于画画的人可以叫——,善于唱歌的人叫——,善于跳舞的人叫——)
师:谁是善弈者?弈秋厉害到什么程度?从句中哪个词可以看出?
哦,看来弈秋是全国最会下围棋的人了,放到现在他能拿全国围棋赛的冠军。咱们夸夸他。老师问,你们来答。问:弈秋何许人也?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咱们班谁画画最好?如果说他画画水平在咱们学校也是no1,谁能用这种句式夸夸他?
2. 问题二: 让弈秋干什么?
师:再说说:让弈秋干什么?课文怎么说?
课件出示:使弈秋诲二人弈
师:哪个字是教的意思呢?你用了什么方法理解这个字?
3.问题三:他们两个学弈的结果如何?
课件出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师:这句话怎么理解?这句话中出现了两个“之”,意思一样吗?
观看视频,了解“之”字用法。
师:同学们你们听懂了吗?测试一下!
4.问题四:二人怎么学?
师:同拜一人为师,结果却截然不同,这不由得让人产生这样的疑问——为是其智弗若与 ?
师 :什么意思呢?
生答:非然也。
师:那是什么原因呢?
课件出示: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师:哪个人是专心致志的人?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还原画面。
师:另一人是怎么学的呢?
课件出示: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他在想什么?你能用哪个词形容这个人?(紧接着让学生板书词语)
师:几只小兔子蹦蹦跳跳来了,他会想什么?
几只蝴蝶飞来了,他会想什么?
你能试着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____________,思________而________。
师:请你也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个人?
(请生上台板书词语)
四、明意悟理,熟读成诵
1.看板书,梳理内容。
同时跟随弈秋学下围棋,其一人:——;一人——
师:这样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到最后——两人差距越来越大,你猜猜,这第一人,最后会怎样呢?如果用一个词语来评价他的学弈,你会说——?
(棋艺高超、炉火纯青,青出于蓝、)
另一人呢?(棋艺平平,一无所成)
师:这则文言小故事,仅5句,70个字,却代代流传到今天,只是在教我们怎么学下围棋吗?
学生发言(板书:态度)
师:是啊,不一样的态度,不一样的结果,正所谓:师傅领进门,学艺在自身。(板贴)
师:这篇古文穿越千年而来,只是在教我们学习吗?学弈,也是学做人。棋如人生,人生如棋,只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走好人生每一步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高,也才能迎来属于我们自己的旗开得胜。
2. 依据问题,背诵课文
师:现在,请大家合上书,我们一起来理一理。
弈秋,何许人也?
使弈秋干什么?
二人怎么学?
结果如何?
五、回顾所得,拓展延伸。
1.请学生谈谈学习体会。
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3.教师小结学习内容,推荐阅读《孟子》中的其他小故事。《煮鱼》《五十步笑百步》《拔苗助长》《以羊换牛》等。
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其他人听,分享你的感受。
3.课外阅读《孟子》一书中其他文言文小故事,如《煮鱼》、《五十步笑百步》《以羊换牛》、《拔苗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