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基本线索】知识梳理

2024-01-09
333
269.39 KB


简介:
第五主题【解放战争】 一、解放战争前的政治较量——重庆谈判(1945.8起) 1、蒋介石发起谈判的原因: (1)利用谈判拖延时间,完成军事部署,消灭共产党及其军队。 (2)利用谈判把内战爆发的责任加在共产党头上,取得政治上的主动。 2、蒋介石谈判的最终目的(或真实意图)是:消灭共产党及其军队。 3、毛泽东参加谈判的原因: (1)顺应人民希望和平的愿望,尽量争取和平; (2)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赢得政治上的主动。 4、毛泽东到重庆 时间:1945.8.28; 人物: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 5、《双十协定》:1945.10.10签定。 内容:坚决避免内战,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一句话:实现和平建国); 意义:如果国民党发动内战,必将失去民心。 二、解放战争的过程 1、爆发:1946.6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内战爆发。 2、阶段: (1)全面进攻阶段 (2)重点进攻阶段: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山东解放区。 (3)战略反攻:1947.6刘伯承、邓小平率领大军挺进大别山,标志共产党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4)战略决战:1948.9-1949.1爆发了“三大战役”,消灭了国民党154万军队,使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成为定局。 (5)1949.4.21起,开始了“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3、辽沈战役首先攻打的是“锦州”,它的胜利意义:使革命战争有了巩固的后方,为平津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淮海战役的总前委有: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 书记为:邓小平。 淮海战役的胜利,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平津战役中,北平得到和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