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语文《短诗五首》重要知识笔记

2024-02-18
328
241 KB


简介:
《月夜》 【文学常识】 一、作者资料 沈尹默,原名君默,诗人,书法家。他是新诗运动的先驱,用自己的写作实践,倡导和支持新诗。主要作品有《秋明室杂诗》《秋明长短句》。 二、写作背景 1918年1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一号发表了浓尹默的三首诗,即《鸽子》《人力车夫》《月夜》。康白情说:“第一首散文诗,而备具新诗的美德的沈尹默的《月夜》”,并认为此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足见此诗一发表,就引起了诗界的注意。 三、解题 《月夜》既点明时间,也点明所描写的对象。 【重点字词】 一、字音字形。(1个) 1、尹(yǐn)。 二、词语释义 1、尹:治理;古代官名。 2、霜风:刺骨寒风。 【文章主旨】 诗人以霜风、月光、高树三种景物,烘托与树并立的“我”。霜风寒月中,顶天立地的树与独立不倚的自我,表现了“五四运动”前夕觉醒的青年知识分子追求人格独立的意识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 【写作特色】 1、画面感强 诗中的“我”的卓然独立的形象,在“霜风”“月光”的一“吹”一“照”中,显得越发清晰、生动,写意传神,颇有韵致。诗歌语言近似白描,用虚词“着”收束四种状态,营造出很强的画面感。 2、富于韵律之美 诗以动词“照”“靠”押韵,却在每行诗末辍以一个轻声词尾“着”,使语气委婉,节奏舒缓自然,富于韵律之美。 【重点难点】 1、从哪里能看出这个时期的新诗具有“新中有旧”的特点。 ⑴《月夜》中出现的意象,如“霜风”“月光”“树”,都是古诗中的传统意象。 ⑵从形式上看,诗歌一共四行,前两行为七字句,后两行略有变化,但相对来说整体形式依然较为整齐。 ⑶从风格上看,诗歌使用的是传统的咏物寄怀的手法。 2、赏析诗句“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景物描写。用“呼呼的”修饰“霜风”,让人感到一种生机;用“明明的”修饰“月光”,为夜晚的环境增添了一抹亮色。 3、赏析诗句“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并无孤独之感,而是表达出一种自强自立的意味,展现出“五四运动”前夕青年知识分子个性的觉醒以及追求人格独立和思想自由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