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必考名著题《经典常谈》语段阅读

2025-02-26
74
398.5 KB


简介:
【1】阅读《经典常谈》相关语段,完成填空。 苏秦使锥子扎腿的时候,自己发狠道:“哪有游说人主不能得到金玉锦绣,不能取得卿相之尊的道理!” 张仪说舌头在就行,说是说非,只要会说,这正是职业的态度。 七雄分立,没有共主,没有盟主,各干各的,谁胜谁得势。国际间没有是非,苏秦说连横不成,就改说合纵,在策士看来,这正是当然。 (1)上面文字指的是战国时期的说客。 (2)根据上面的材料以及我们学过的《富贵不能淫》,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并举例说明。 大丈夫是有志气、有节操、有作为的人。关羽面对曹操的极尽笼络,不为所动,千里走单骑寻刘备;文天祥拒绝高官厚禄决不投降元朝,用自己的头颅,为南宋王朝划上完美的句号;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获得了心灵的自由、人格的尊严:闻-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宁愿饿死也不愿吃美国人的“救济粮”。 【2】结合《经典常谈》的阅读,完成下列题目。 秦以后是书体演变的时代。演变的主因是应用,演变的方向是简易。始皇用小篆统一了文字,不久便又有了“隶书”。当时公事忙,文书多,书记虽遵用小篆,有些下行文书,却不免写得草率些。日子长了,便自然而然成了一体,称为“隶书”,到了汉末,才渐渐变了,椭圆的变为扁方的,“敛笔”变为“挑笔”。这是所谓汉隶,是隶书的标准。 (节选自《经典常谈》之《〈说文解字〉第一》) (1)根据语段一观察上面几种字体中 3 (填序号)是隶书,理由是字体扁方,““敛笔”变“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