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塞下曲》课堂备课笔记
2023-05-15
一、复习引入 1、背诵《芙蓉楼送辛渐》《墨梅》。 2、出示《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多是描写边境风光和战争生活的。 3、了解作者:卢纶,大力十大才子,擅长写边塞诗,诗歌风格雄浑、情调慷慨。著有《卢户部诗集》

一、复习引入


    1、背诵《芙蓉楼送辛渐》《墨梅》。


    2、出示《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多是描写边境风光和战争生活的。


    3、了解作者:卢纶,大力十大才子,擅长写边塞诗,诗歌风格雄浑、情调慷慨。著有《卢户部诗集》。


二、读准字音 读懂诗意


    1、自读诗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2、指名读。注意:多音字“单”,根据注释理解“单于”。

《塞下曲》课堂备课笔记

    3、区分“雁、燕”,出示两个字的甲骨文对比。“雁”飞行时排人字形,“隹”短尾巴鸟。“燕”尾巴像剪刀。出现在边塞苦寒之地的是“大雁”。


    4、再次指名读文,注意停顿。


   5、借助注释,默读思考,看能读懂什么?


    6、交流。(说出读懂的“点”即可,不要求翻译全诗。)



三、练习朗读 感悟形象


    1、学习一、二句


    大家基本上读懂了诗文,能试着读出自己的理解吗?指名读,说自己的理解。


    第一句读得低沉,因为夜晚很黑,很安静只听到大雁飞起的声音。


    第二句要读得急、快。因为单于在逃跑,很快,很紧张。夜黑风高夜,单于这么急、快的逃跑,谁能用一个词形容他逃跑的样子?(狼狈不堪、惊恐万状、抱头鼠窜……)


    同座有感情练习朗读,展示读。


    2、学习三、四句。


    出示三四句:面对仓皇逃跑的单于,将士们什么反应?指名读。


    什么天气?将士们在干什么?(欲:想要。将:联系上文,明白写将士们的动作,率领骑兵去追逐。意思是“率领”)


    从“大雪满弓刀”能看出什么?(雪下得很大),从哪个字能感受到?(满)


    一个“满”字写出了学大、猛,让我们感受到什么?(环境很恶劣,侧面描写表现其兵不畏严寒。)


    联系前面的“轻骑”,想象夜晚,战士们发现单于逃跑,当时什么反应?(急忙起来,顾不上穿铠甲,立马追出去)


    说明战士们?(战士们不仅很冷,还很危险)


    这表现了将士们?(勇敢,英勇无畏,临危不惧……)


    3、配乐朗读,读出战士们的英雄气概。



三、扩展学习


    1、故事结束了吗?战士们追上没?作者留了个悬念,请大家发挥想象,用白话文自己写一写当时的情景。


    2、出示另一首《塞下曲》“林暗草惊风”,读,交流对诗中李广将军的看法。


反思


    课上得很顺利。古诗学生昨天就会背了,所以“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一遍过。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昨天上课就发现学生都觉得很困难,于是我把问题改成:借助注释,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反应还不错,举手的人居然超过了一半,(平常总是只有十人左右举手……甚至更少。)看来有时候,不是学生不想回答,主要是怕说错,当然还有一部分是畏难情绪,不敢挑战。


    学习具体诗句时,“将”是难点,很多学生认为是“将领”,联系上下文也仍然不知道是“率领”,古诗和文言文很多时候都会省略主语,在文言文中学生会补充,今天反而有点反应不过来,应该是我的问题。


    学完古诗,基本上都能感受戍边战士的英雄无畏,读得也很不错,可能是这首诗比较简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