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巨人的花园》课堂备课笔记
2023-05-15
《巨人的花园》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篇童话,作者是英国作家王尔德,课文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已的花园里玩,很生气,就筑起高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从此园里只有冬天,直到一天孩子们从墙洞里爬进

教材分析:


《巨人的花园》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篇童话,作者是英国作家王尔德,课文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已的花园里玩,很生气,就筑起高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从此园里只有冬天,直到一天孩子们从墙洞里爬进来,春天也就来了,后来在孩子的启发下,巨人拆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课文在选编时改动较大,所以在教学时我确立了两方面的目标:一要让学生在与原著的对比阅读中了解童话语言的特点、表达方法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二是了解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设计理念:


语文学科是汉语与文学的复合体,我们既要关注语言文字的训练,也要让学生体会到文学作品的艺术美,让学生体验到文字带给人的愉悦、情趣、唤醒学生对文学的渴望与热爱。

巨人的花园课堂笔记

教学目标:


1、理解“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等词语;积累文中描写景色的语句。


2、通过想象画面,训练有感情的朗读。


3、通过课内外衔接阅读、品味,体会童话的语言美,感受童话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课内外多次比读,体会童话的语言美,感受童话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首先让学生用词语形容印象中的花园;接着用一段话描述花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2.激发兴趣:巨人的花园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花园?(板书课题)


(从身边熟悉的花园说起,人人都会有话说,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通过质疑为比较阅读铺路。)


二、对比阅读,感悟童话语言美


1.默读课文,寻找美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用“    ”划出描写花园的句子。


(3)用关键词批注巨人的花园到底是个怎样的花园。


2. 对比阅读,发现美


(1)想象画面感受漂亮(巨人没回来前)


A从“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白雪一片。 ”四个中任选一个,大胆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成具体的画面。


B用诗句概括画面,如果学生积累不足,教师可适当补充,初步体会不同文学体裁的表达方式。(如: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等)。


C出示原著中的语言,感受具体描写的好处。(这是一个很可爱的大花园,长满了绿茸茸的青草,美丽的鲜花随处可见,多得像天上的星星。草地上还长着十二棵桃树,一到春天就开放出粉扑扑的团团花朵,秋天里则结下累累果实。栖息在树枝上鸟儿唱着欢乐的曲子,每当这时,嬉戏中的孩子们会停下来侧耳玲听鸟儿的鸣唱,并相互高声喊着,“我们多么快乐啊!”)


(2)绘声绘色体会荒凉(巨人回来后)


A男生读课文中描写巨人回来后的花园(北风呼啸,隆冬来临,刺骨的寒风吹起雪花。巨人孤独地度过了漫长的严冬。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B女生分角色朗读原著中的语句(有一朵花儿从草中探出头来,看见那块告示后,它对孩子们的遭遇深感同情,于是又把头缩回去,继续睡觉了。只有雪和霜对此乐不可支。“春天已忘记了这座花园,”他们叫喊着,“这样我们可以一年四季住在这儿了。”雪用她那巨大的白色斗篷把草地蓝得严严实实,霜也让所有的树木披上假装,随后他们还逸来北风和他们同住。北风应邀而至,穿—身毛皮大衣,他对着花园呼啸了整整一天,把烟囱管帽也给吹掉了。“这是个令人开心的地方,”他说,“我们还得把冰雹叫来。”于是,冰雹来了。每天三个钟头他不停地敲打着城堡的房顶,房上的石板瓦被砸得七零八落,然后又围着花园一圈接一圈地猛跑起来。)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C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感受原著语言的具体生动。


(3)归纳梳理,感悟童话语言美。


A梳理:概括的语言和具体描绘的语言的各自的好处


B总结:这是一个美丽的、漂亮的、神奇的、变化多端的花园。


三、品味变化,感悟环境描写的作用。


1.讨论花园的变化与巨人、孩子的变化有什么联系?


2.花园环境的描写起到什么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一波三折使故事情节曲折充满神秘感,感受童话结构美。)


(3)深化文章主题。


3.总结归纳谈收获。


(课内外多次比读,体会童话的语言美,感受童话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初步培养阅读原著的兴趣。)


四、扩展质疑、激发阅读兴趣


1. 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欢快地玩耍,巨人哪去了啊?


2.巨人去哪旅行了,想知道吗?推荐阅读王尔德《自私的巨人》


(学生本身就喜欢读童话,但要把整片读完或整本书读完就必须有老师的引导和督促,巧妙的问题设置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人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儿童就更是如此。)


五、作业布置


阅读王尔德《自私的巨人》,用“    ”标出描写巨人花园环境的句子,批注这些环境描写的作用。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鱼,语文学习必须的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样才能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