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5-1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矢、殿”等7个生字,积累生字组成的新词。
2.自由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3.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鱼公主渴望看到地上世界的心情。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大意,预测故事结尾。
教学难点
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鱼公主渴望看到水上世界的心情。
教学设计
导入()分钟
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1. 【课件出示2】同学们,在大海深处有一座宫殿,那里住着美丽的人鱼,你们想知道这些人鱼长什么样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
(板书课题:海的女儿)
2.安徒生简介,学生初步了解。【课件出示3】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1805-1875),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既是世界文学童话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
教学( )分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解决字词。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标上记号,自己想办法解决。
2.在读书过程中,标记优美的词句,写上自己的体会,不同意见可以与同桌交流。
3.出示词语。
【出示课件4】
矢车菊 宫殿 珊瑚 蚌壳 皇冠
抚摸 硫黄 瞥见 鲸鱼 亲昵 恰好
3. 指名读词语,相机解释词语意思。
(二)读懂文意
1快速读读课文,这是《海的女儿》的开头部分,说说你觉得奇妙的地方,再和同学交流那位最小的公主给你留下的印象。【课件出示5】
预设:
(1)漂亮、可爱
(2)古怪、沉静
(板书:漂亮 古怪 沉静)
2.再读课文,如果给课文划分段落,你认为会划为几个部分?在文中标示出来。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出示6】
第一部分(1-2):海底深处有一座海王的宫殿。
第二部分(3-11):王宫里六个美丽的公主,在快乐地成长着!
三、再读课文,深入分析。
1.快速朗读课文,说说海王的宫殿是怎样的?
【出示课件7】
它的墙是用珊瑚砌成的,尖顶的高窗子是用最亮的琥珀做成的,屋顶上铺着黑色的蚌壳,它们随着水的流动可以自动开合。这简直太好看了,因为每一个蚌壳里面都含有亮晶晶的珍珠。随便哪一颗珍珠都可以成为王后皇冠上最耀眼的装饰品。
(宫殿是用珊瑚、琥珀、蚌壳、珍珠做成的,说明宫殿非常漂亮。)
2.朗读第三自然段,画出描写小美人鱼外貌的句子。
【出示课件8】
她的皮肤光滑柔嫩,像玫瑰的花瓣;她的眼睛是蔚蓝色的,像最深的湖水。不过跟其他公主一样,她没有腿,她的下身是一条鱼尾。
(连用连个比喻句,把她的皮肤比作花瓣,把眼睛比作湖水,说明她长得很漂亮!)
【出示课件9】
美人鱼平时和谁游戏?他们会看到哪些景物?
她们可以把漫长的日子消磨在王宫里,在墙上长着鲜花的大厅里。那些琥珀镶的大窗子是开着的,鱼儿向她们游去,正如我们打开窗子的时候,燕子会飞进来一样。不过鱼儿会一直游向这些公主,在她们手里找东西吃,让她们抚摸自己。
(美人鱼可以和鱼儿自由玩耍,同时也说明美人鱼的伙伴少!)
【出示课件10】宫殿外面有一座很大的花园,里边生长着许多火红和深蓝色的树木。
(她们可以到花园里欣赏美丽的风景,偶尔可以瞥见太阳。)
3.朗读第6自然段,思考:小人鱼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自由自在、古怪、与众不同)
【出示课件11】可是最年幼的那位却把自己的花坛布置得圆圆的,像一轮太阳,同时她也只种像太阳一样红的花。她是一个古怪的孩子,不大爱讲话,总是静静地在想着什么。
(这两句话就说明小人鱼的性格古怪和与众不同,同时也说明她生活得自由自在。)
4.指名读第7自然段,思考:小美人鱼最大的乐趣是什么?
【出示课件12】
她最大的乐趣是听关于我们人类世界的故事。
(听老祖母给她讲地上的一切美好的事情!)
5.朗读第8——11自然段,想一想:正因为老祖母把地上的事物讲得太美好了,所以小人鱼都渴望干什么?
【出示课件13】
她们希望了解的东西真不知有多少!
(说明她们渴望了解地上更多的东西。)
【出示课件14】
不知道有多少个夜晚,她站在开着的窗子旁边,透过深蓝色的水朝上面凝望,凝望着鱼儿摆动它们的尾巴和翅。
(说明小人鱼比姐姐们都渴望到地上去看一看。)
四、分组探讨,体悟感情。【出示课件15】
1.小组讨论: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学生结合课文讨论,教师巡视)
2.学生反馈汇报,教师指导:
这篇课文写了海底的宫殿里住着一群自由自在的美人鱼,其中最小的小人鱼渴望到地上的世界看一看,想了解更多的东西,表达了作者渴望光明和美好的生活。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五、课文小结
1.这节课我们读了《海的女儿》的开头部分,激发了我们想继续的阅读的渴望!同时也希望小人鱼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
2.课下请同学们阅读完整版《海的女儿》。
课后反思
《海的女儿》介绍小人鱼海底有一座宫殿,里面住着美丽的小人鱼,他们生活得自由自在,但她们依然渴望到地上了解跟多的东西。
成功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读通文章之后出示一些重点语句。我在教学中能够放手给学生,让他们在文本中充分品味挖掘语言的魅力内涵。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由理解句子表面的意思过渡到感悟作者蕴藏在句子中的情感,小组讨论阶段,学生在充分讨论的过程中对作者的情感就有了一定的感悟,再通过教师的点拨指导,认识上就更深一层次,对今后阅读安徒生的作品帮助很大。
不足之处:由于注重了写作方法的学习,对朗读的指导就比较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